11月7日,第33期王應睞講座邀請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教授主講,作題為“Understanding the Sources of Regenerative Capacities in Animals”的報告。本期王應睞講座由曾安研究員主持。
Alejandro主要致力于再生方面的研究,其實驗室以多種具有再生能力的生物為研究對象,從多方面研究再生的發生與調控機制。本次講座Alejandro介紹了兩種研究再生的良好模式生物——蝸牛和渦蟲。Alejandro實驗室利用蝸牛眼部具有再生能力的特點,研究了pax6基因突變對于眼部再生的影響;還對具有極強再生能力的渦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渦蟲中具有很多成體干細胞,且這些成體干細胞具有多能性,可以進行多種細胞譜系的分化,這可能是渦蟲具有極強再生能力的原因。同時,他們也對成體干細胞的分裂方式與身份進行了研究和鑒定。為進一步研究成體干細胞增殖和分化的調控機制,他們還結合了3D時空轉錄組技術分析了成體干細胞的微環境。Alejandro實驗室的成果,加深了對再生的理解,并推動了再生調控機制的研究。Alejandro的演講深受大家關注,現場師生積極參與互動,踴躍交流。講座結束后中心副主任周金秋研究員為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教授頒發了王應睞講座榮譽證書。
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斯托爾斯醫學研究所生物醫學科學Priscilla Neaves講席教授,并擔任該研究所的主席和首席科學官。作為眾多科學家的杰出導師,他還活躍于多個知名學術期刊的顧問委員會,并在國際會議中擔任顧問委員會成員,參與組織MBL胚胎學課程和Keystone會議等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