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http://ahxydbxg.com/)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前身為中國科學院原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與中國科學院原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均成立于1985年,是我國首批設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目前在站博士后160余人。
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是我國生命科學領域享有崇高科學和社會聲望的國立研究機構,先后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卵母細胞的受精成熟和單性生殖、家魚的人工繁殖等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原創性成果,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心定位于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聚焦“細胞命運決定與分子調控”生命科學重大問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口健康重大需求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中心擁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專家,研究組長71名,其中兩院院士1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人。
歡迎各位優秀的海內外博士畢業生加入我們,我們將提供:
1. 良好的學術氛圍、高水平的科研指導、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及一流的實驗平臺;
2. 全力支持申請各類博士后科學基金、博新計劃、上海市超級博士后及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等人才項目;
3. 為受聘者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津貼和福利;
4.對于特別優秀的博士后,提供全鏈條人才發展職業通道,出站留中心工作可支持競聘研究員。
5. 幫助辦理博士后進站落戶、出站留滬工作配偶子女戶口隨遷;
應聘方式:
應聘者請將簡歷(包括科研經歷、發表論文、推薦信等)通過Email發送相應的合作導師,郵件主題請注明“應聘-博士后”。應聘信息在職位滿額前一直有效。符合要求者,將盡快安排面試。
導師簡介、研究方向及應聘條件詳見下表,更多研究組相關信息:http://ahxydbxg.com/rcdw/qspiml/。
合作導師 | 研究方向 | 招聘要求 | 招聘人數 |
曾安 | 干細胞調控與組織器官再生 | 1、近期或將要獲得博士學位,發育生物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醫學、細胞生物學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組織工程學等相關背景者皆可(個人興趣比背景重要); 2、在相關領域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或已提交)高質量研究論文; 3、有獨立承擔和開展課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語閱讀、寫作、聽說、交流能力; 4、工作踏實、細心、嚴謹,善于溝通、具有責任心和團隊協作精神。 |
1名 |
叢堯 | RNA結構生物學、冷凍電鏡原位結構研究 | 1、獲得或即將獲得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生物物理、生物信息學等方向的博士學位;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錄的權威專業期刊發表過論文; 3、精通RNA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蛋白質設計,或有cryo-ET / cryo-EM等結構生物學經驗者優先考慮; 4、具有良好的科研溝通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具有獨立科研能力,能協助課題組長指導研究生并參與科研項目申請。" | 1-2人 |
豆曉陽 | 以癌癥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等人類衰老相關疾病為模型,融合多組學數據與計算生物學方法,系統解析其多層次調控網絡,揭示關鍵分子機制并識別潛在干預靶點。 | 1. 已獲得或即將獲得計算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統計學、人類遺傳學或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并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在相關領域學術期刊發表過或即將發表研究論文; 2. 具備優秀的編程能力,有基因組學、轉錄組學、神經生物學、癌癥或腫瘤免疫學相關研究經驗者優先,具人工智能和算法開發經驗者優先; 3. 熱愛科研,具備獨立開展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身心健康,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5. 具備良好的中英文表達和寫作能力。 | 1-2名 |
杜振海 | 開發和應用高靈敏的染色質分析、DNA/RNA/蛋白互作檢測以及三維基因組操控技術,結合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表觀遺傳學和生物信息學等多學科手段,重點研究: 1)哺乳動物生殖和發育過程中染色質三維結構的動態重塑及其生物學功能; 2)RNA調控細胞核結構(Nuclear organization)、基因組互作及基因表達的功能機制; 3)染色質三維結構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與干預策略。 | 崗位要求: 1)已獲得或即將獲得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 2)以第一作者發表過高水平研究論文; 3)對科學研究充滿熱情,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 4)良好的英文寫作及溝通能力; 5)工作勤奮,有責任心、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優先考慮: 1)具備小鼠配子發生、胚胎發育等相關操作技術; 2)具有高通量測序、單細胞多組學、表觀遺傳學、三維基因組學等研究經驗; 3)具備基因表達、表觀遺傳及染色質高級結構數據的生物信息學分析經驗; | 1-2名 |
高棟 | 課題組長期致力于成體干細胞與腫瘤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制研究,并探索利用類器官模型、動物模型及臨床樣本開展腫瘤等疾病的基礎和臨床治療研究。未來的研究方向如下: 1) 結合類器官模型庫構建、多組學測序、高通量藥物篩選等技術,研究腫瘤起始、進展與治療抵抗的分子細胞機制。 2) 聚焦解析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抵抗機制,通過空間原位分析和類器官模型篩選核心的調控因子,并開發新型的治療策略。 3) 研究成體干細胞的命運調控機理,尋找維持成體干細胞多能性的主要調控基因,開發新一代的類器官培養技術體系。 4) 以性別差異性疾病為模型,研究性激素調控機體免疫的分子細胞基礎。 | 申請者應在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免疫學、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等方向具有扎實的專業背景,具有較強的科研熱情、責任心和主動性,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 3名 |
韓碩 | 化學生物學,RNA生物學(或生信計算),腫瘤免疫,發育再生 | 博士期間在國際一流期刊發表過第一(含共同)作者研究型論文 | 2-3名 |
韓雪祥 | 新型脂質納米顆粒(LNP)的開發和RNA藥物遞送 | (1)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2)以第一作者在相關領域發表過SCI論文; (3)有良好的英文聽說讀寫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為人誠實,有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樂于學習和接受新知識; (5)具有以下研究背景優先:有機/高分子合成、藥物化學、腫瘤/神經免疫、細胞/基因治療、RNA合成/修飾、藥物遞送等; | 3名 |
惠靜毅 | RNA結合蛋白在人類疾病中的功能與機制 | 1.近期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化學生物學或神經生物學相關背景(擅長行為學實驗); 2.在相關領域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或已提交)高質量研究論文; 3.有獨立承擔和開展課題的能力,工作踏實、細心、嚴謹,善于溝通、具有責任心和團隊協作精神。 | 1名 |
惠利健 | 1、肝臟再生調控機制 2、肝臟組織體外構建 3、細胞治療 | 1、獲得博士學位,具有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組織工程學、生物信息學等相關背景者皆可: 2、第一或者共同同第一作者在相關領域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或投稿中)研究論文; 3、具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富有責任心和協作精神 | 3-5名 |
林琳 | 聚焦于上皮組織的自我調控機制,探索上皮組織內不同細胞感知其復雜微環境并據此做出響應的分子機制。課題組通過整合類器官技術和基于 CRISPR/Cas9 的基因編輯篩選技術,綜合運用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和顯微光學成像等方法開展以下三個方向的科學研究: 1. 在體外重現組織內細胞分化和功能,并解析觸發細胞轉變的內外源性信號。 2. 揭示細胞間相互作用如何影響組織穩態,并研究這些相互作用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動態特性,以及它們如何協調維護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 3. 探究特定細胞功能失調的致病機制,并探討這種功能失調如何在組織層面上呈現,進而影響整個組織和器官的健康,為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策略。 | 1、 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2、 以第一作者在相關領域發表過SCI論文(或即將發表);有良好的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3、 對類器官模型感興趣或有經驗,具有生物信息學,成像與處理等背景的申請人優先考慮; 4、 為人誠實,有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樂于學習和接受新知識。 | 1-2名 |
林一竹 | RNA及其結合蛋白的結構與功能調控 | 1. 擁有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或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專注于 RNA 生物學研究;應聘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者需有博士后經歷; 2. 具備卓越的科研能力,以第一作者發表過高質量的科研論文; 3. 熟練掌握分子生物學技術,如RNA 分離純化、RNA-seq和CRISPR-Cas 技術等; 4. 具備較強的生物信息學技能,如RNA-seq數據分析和遺傳進化分析等; 5. 能夠獨立推進科研項目,并具備出色的溝通能力,樂于團隊協作; 6. 良好的中英文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 | 1-2名 |
孟飛龍 | 免疫細胞多樣化及相關疾病機理,DNA力學密碼,基因編輯 | 1.? 已經或即將獲得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博士畢業三年內); 2.? 在遺傳學、分子免疫、小鼠疾病模型、大數據處理、生物化學中某一方面有研究經驗,在英文國際期刊發表過相關論文; 3. 精通蛋白質表達提純,酶學功能研究,酵母遺傳學,DNA損傷修復,或計算生物學的研究者優先考慮; 4. 熱愛科研,有創新精神,可獨立承擔課題,富于團隊合作精神; 5. 為人誠實,身體健康,能長期穩定工作。 | 3名 |
宋昕陽 | 1.腸道黏膜免疫細胞分化、發育及其參與組織內/間細胞通訊的功能機制研究; 2.腸道共生微生物基因編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3.腸道共生微生物結構組分的免疫調節功能研究; 4.腸道共生微生物新型代謝物的免疫調節功能研究; 5.腸道組織細胞單細胞測序及TCR測序數據分析挖掘。 | 1.近期獲得或即將獲得理學或醫學博士學位;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含接收); 3.具有免疫學、微生物遺傳學、非靶向代謝組學、化學生物學,神經生物學,計算生物學或生物信息學等專業背景,或具有Whole mount staining/RNA-seq/ATAC-seq/scRNA-seq/scATAC-seq/Tn-seq等分析經驗者優先; 4.身心健康,易于溝通交流,富有責任心,注重團隊協作精神。 | 1-2名 |
王紅艷 | 1.免疫代謝、神經免疫、腫瘤免疫的基礎及相關疾病的研究; 2. RNA疫苗、核酸遞送等靶向巨噬細胞和T細胞的應用研究 | ?1.申請人具有博士學位; 2.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英語寫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以主要作者身份在免疫、神經腫瘤等領域有高水平期刊發表或在審稿論文數篇; 3.承擔科研項目申請、進展和結題總結等任務。 | 2名 |
王開樂 |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開發與腫瘤的起源和演化: 通過開發和應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空間測序技術探究腫瘤細胞的起源及演化。 | 1.獲得(或即將獲得)分子、細胞生物學、計算生物學,基因組學、生物醫學工程等相關專業或相關交叉學科專業的博士學位,掌握高通量測序、單細胞測序等實驗技術和(或)多組學數據分析方法。有高通量測序技術、單細胞測序技術、空間組學測序技術、算法開發、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研發經驗,腫瘤基因組學分析經驗的優先考慮。 2.對科研有熱情,對未知有好奇心,喜歡探索,思想活躍,有志于成為獨立PI。 3.具有較強的英文讀寫和表達能力,以第一作者在SCI刊物上發表過論文(或即將發表)。 4.能夠自我驅動,有責任心及團隊合作精神,能在PI指導下獨立開展科研工作。 | 不限 |
吳薇 | DNA斷裂修復測序新技術、新算法開發及機制研究 | 1. 生信方向:獲得(或即將獲得)生物信息學或相關方向博士學位,并以第一作者在相關領域學術期刊發表過研究論文(含接收);具備良好的編程能力(Python、R等)和測序數據分析經驗。有機器學習及數據挖掘經驗、DNA損傷修復領域背景者優先。 2. 實驗方向:獲得(或即將獲得)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或相關方向博士學位,并以第一作者在相關領域學術期刊發表過研究論文(含接收);具有測序建庫經驗。有單細胞建庫經驗、DNA損傷修復領域背景者優先。 3. 熱愛科研,學習能力強,具備獨立開展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表達、書寫能力。 5. 身心健康,有責任心,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 | 2(生信方向和實驗方向各一名) |
楊薈 | RNA生物學、基因編輯與核酸檢測工具開發 | 1.? 35周歲以下,獲得或即將獲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博士學位,并以第一作者在相關學術領域雜志上發表過研究論文(含接收); 2.? 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計算生物學、RNA生物學、或結構生物學等背景的候選人優先考慮; 3.?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表達、寫作能力; 4.? 熱愛科研,具有良好的工作溝通與協調能力,有責任心、有團隊精神 | 2名 |
袁懷瑞 | 利用小鼠模型、類器官模型、臨床樣本,結合基因編輯、多組學、單細胞及其它高通量測序等研究手段,從代謝和表觀遺傳兩個層面揭示腫瘤微環境的相互作用,并解析腫瘤相關轉座子的調控機理及功能 | 以第一作者在領域學術期刊發表過研究論文 | 2名 |
張少慶 | 蛋白質設計與生物醫學技術開發 | 1.已經或即將獲得生物、化學、物理或計算等方向博士; 2.在相關領域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或已提交)第一作者/共同一作研究論文;3.具有探索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和自我驅動力;4.身心健康,為人誠實,對科學研究充滿熱情。? | 1名 |
趙祥 | T細胞免疫的基礎研究,免疫細胞療法,AI與理性設計新型細胞治療藥物與大分子藥物 | 即將或已獲得博士學位,已發表第一作者論文 | 1-2名 |
鄒衛國 | 研究方向: 1. 間充質干細胞、運動系統功能性干細胞的鑒定與功能 2. 基于干細胞的骨修復療法開發 | 崗位要求: 1. 已獲得或即將獲得理學、醫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近五年曾在國際主流期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 2. 對科學研究有強烈興趣,具備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富有團隊協作精神,溝通協調能力較強。 4. 具有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生物信息學等交叉學科背景者優先考慮。 應聘材料要求: 1. 應聘函:包括研究興趣方向、對應聘崗位的理解、未來工作設想等。 2. 個人簡歷:含教育經歷(本科、碩士、博士等)、科研經歷、實驗技術專長、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獲獎情況等。 3. 1-2名推薦人信息及推薦信。 | 2名 |
周小龍 | RNA修飾與線粒體疾病 | 1、已經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 3、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結構生物學、遺傳學等學科研究背景; 4、身心健康,樂于交流,工作認真踏實,誠實守信,富有責任心; 5、能夠協助課題組長開展科研工作,并且能夠獨立承擔課題任務。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