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獲武漢大學學士學位,2007年獲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2008至2013年在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做博士后研究,并成為奧德賽學者(Odyssey Fellow)。2013年8月起擔任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博士生導師。
癌癥相關基因的突變造成了細胞內多條信號通路的改變,從而影響腫瘤細胞的代謝,并重塑腫瘤細胞,以增強其存活和生長能力。實際上,腫瘤細胞需要改變代謝的狀態來應答癌基因信號通路傳遞的增殖信號。除此之外,異常的腫瘤微環境也能進一步改變腫瘤細胞的代謝表型,從而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及對治療的反應性。這些代謝上的改變滿足了腫瘤細胞三個關鍵需求:持續增長的能量,充足的用于合成核酸、蛋白質、脂類的生物大分子,以及氧化還原穩態的維持。只有充分解析這些過程才能發現腫瘤代謝通路的致命弱點,并轉化為新型癌癥治療手段。
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1、癌癥等重大疾病的代謝重編程機制
2、代謝小分子新功能
3、腫瘤微環境與腫瘤細胞代謝的交互調控
通過這些方面的研究,以期發現新的癌癥生物標記(Biomarker),為癌癥的診斷與分級提供依據;同時篩選新的用藥靶點,為癌癥的個體化治療以及聯合用藥提供理論基礎。
(*Corresponding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