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至今,研究員,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2009-2014,博士后,美國西南醫學中心/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2005-2009,博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2001-2005,學士,北京師范大學
程序性細胞死亡對于個體發育,機體穩態維持及病理過程等諸多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它主要包括凋亡、壞死和自噬等方式。其中,細胞壞死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被動且不可調控的過程。然而近幾年研究表明細胞壞死也是受到精密調控的。不同于細胞凋亡(apoptosis),細胞壞死(necrosis)會激活機體的免疫應答,機體局部的細胞壞死會引起全局性的生理病理反應。因此它參與了眾多病理過程,例如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的免疫激活,缺血性壞死損傷(ischemic injuries),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發生及發展等等。相對于研究較為成熟的細胞凋亡,細胞壞死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
程序性細胞壞死是一種由激酶的激活而引發的細胞死亡方式。死亡受體(例如TNFR1)的激活最終可以誘發程序性細胞壞死,而起動細胞壞死的信號轉導主要依賴于激酶RIP1和RIP3的調控。細胞壞死發生之后,RIP1與RIP3相結合并激活了RIP3的激酶活性,然后RIP3發生自身磷酸化,使其可以特異性的和底物MLKL相結合,MLKL進而被RIP3磷酸化。這時的RIP1/RIP3/MLKL形成一個有活性的細胞壞死復合體,傳遞死亡信號給下游,使細胞壞死得以最終發生。
本實驗室的研究目標是闡明細胞壞死的分子機制和相關疾病的病理機制。我們歡迎對細胞死亡有興趣的你的加入!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