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畢業于中央大學農化系,1947年去美國留學,1949年獲華盛頓大學碩士學位,1951年獲西方保留地大學博士學位。1951-1954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作博士后研究?;貒髿v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生化所、生化所副研究員、研究員,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首批批準為博士生導師。 王德寶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家,發現了胞苷和脫氧胞苷的脫氨酶,腺苷、胞苷和黃苷的核苷水解酶,尿嘧啶氧化酶及脫磷酸輔酶A磷酸激酶;解決了輔酶A中第三個磷酸基團的位置;首創了從NAD直接合成NADP的大量制備方法,30年來為世界各大藥廠采用。在我國最早開展核酸生化的研究工作,是我國生產核苷酸類助鮮劑的創始人。領導并參加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力的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陳嘉庚生命科學獎,使我國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水平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文革”前,王德寶曾先后在復旦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兼課教授核酸專題課;他曾為生化所的研究生和新分配到生化所的大學生講解核酸;1961年生化所舉辦了第一次全國性的生化訓練班,他花了不少力氣,編寫了中國第一本核酸講義《核酸——結構功能與合成》。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我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家,是我國生產核苷酸類助鮮劑的創始人,領導并參加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力的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研究。